隨著輪轂馬達技術逐漸成熟,越來越多知名車廠如Ferrari(法拉利)、Ford(福特)、Nissan(日產)等,開始投入開發並測試這項技術,顯示其市場潛力。這代表未來的電動車設計可能會迎來大改革,輪轂馬達或將成為新一代電動車的標準配置。除了提升車輛性 ...
火星上的雲朵是什麼樣子?美國太空總署(NASA)公開「好奇號」(Curiosity)火星探測車,於今年1月17日拍攝到的一系列珍貴影像,記錄火星暮光中雲朵的動態,捕捉到罕見的「虹彩雲」。這些雲朵呈現紅綠相間的色彩,在火星天空中飄移,與地球上的雲非常相 ...
隨著蘋果 iPhone 17 系列的發表日逐漸逼近,2款新機型 iPhone 17 Air 與iPhone 17 Pro的外型 設計 ...
據報導,Google在實驗中測試該AI工具應用於肝纖維化研究,結果顯示AI提出的所有方法皆展現出抑制疾病的潛力,並且能夠隨著時間不斷優化專家提出的解決方案。Google強調,這項技術仍需進一步驗證,但初步結果顯示,AI具備輔助和加速科學研究的潛力。該 ...
Google在Super Bowl(超級盃)廣告上的「AI芝士烏龍」事件,再次暴露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局限性與企業行銷策略的誠信問題。這起事件不僅顯示AI在生成內容時的風險,也反映出企業在推廣AI技術時,往往存在誇大與誤導的現象。當AI逐步融入商業與生活 ...
114年全國大學校長會議20、21日在宜蘭舉行,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,過去高教深耕經費都是針對全校或研究中心,為提升大學研究實力,將在新一期高教深耕計畫中,額外挹注經費給大學系所;在QS或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前50名或100名的大學系所,可以向教育部提出申請經費補助,預計最快5月公布相關規定。
國家太空中心(TASA)與台灣太空產業發展協會(TSIDA),受捷克政府的邀請,與捷克駐台經濟文化辦事處(CECO)合作,17日起率台灣7家太空產業代表與1位中研院研究人員,組成台捷太空產業交流團,前往捷克布拉格與當地太空組織交流透過一連5天參訪太空 ...
波蘭新創公司Clone Robotics正式發布最新人形機器人原型「Protoclone V1」,擁有超過200個自由度、1,000個肌肉纖維和500個感測器,並採用擬真肌肉骨骼系統,是目前市面上最擬人化的雙足機器人之一。
根據報導,石黑浩教授的「放大生活」展館呈現了一個機器人深度融入社會的未來場景,當遊客踏入展館,將會看到成年機器人「Yamatoroids」與兒童機器人「Asukaroids」,它們會透過眼神交流與微笑向遊客表示歡迎。此外,館內還設有融合苔蘚、竹子與日本傳統和紙工藝的移動機器人,負責引導遊客深入探索展館。
私人航太公司螢火蟲太空(Firefly Aerospace)的藍色幽靈(Blue Ghost)月球著陸器成功完成了最新的軌道調整,並捕捉到月球背面的罕見景色。這一重大進展標誌著它向預定 3 月 2 日的月球著陸目標邁出了重要步伐。
自川普提出將美國打造成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領域的領頭羊以來,市場一直在關注其實際政策。川普此前曾在2024年比特幣大會上表示,「美國將成為全球加密貨幣的首都,並引領比特幣成為世界強國。」他的言論表明,無論是在監管政策還是數位資產的普及上,他都希望美國能夠 ...